鑄銅關公的寓意和發(fā)展
關羽是我們都聽說過的一位英雄人物,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經常會看到《三國演義》,里面就有他。在很久以前關公在民間就成為了保護神一樣的存在,人們供奉鑄銅關公就是為了收到庇護。
關公文化在中國古代層出不窮的名人之中,被后世尊之為“圣人”的僅有兩人,即“文圣”孔子和“武圣”關公。因此,孔廟也稱文廟,關公廟又叫武廟。關公文化即是指關公的思想觀念、道德品質、精神氣質及其對社會精神生活的影響。作為一種精神現(xiàn)象,它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意義是在精神方面,主要是在倫理道德方面。
英雄崇拜無論古代還是當今,無論中國還是國外,都是一種普遍現(xiàn)象,尤其在亂世,英雄就是百姓的救命稻草,民間總寄望英雄出現(xiàn),能濟世安民,保家衛(wèi)國。關羽生逢亂世,武藝超群,無論從背景上,還是人物本身完全符合英雄這一形象,于是便成為動蕩社會之中民間膜拜和供奉的對象。
關羽信仰產生和發(fā)展的原因是復雜的,但其能被作為神祇供奉、崇拜千余年,絕不是用一種巧合或者機緣說得清的。透過信仰這一表象來看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“實用與動力”才是銅關公像崇拜經久不衰的主因和本質所在。